这是 BottleDream 第 664 次与你美好分享
清明假期马上就来了!
此刻的你,明天还有心情上班吗?
目测,朋友圈里可能会分成两类人,
一类不是在扫墓,就是在去扫墓的路上。
而另一类不是在日本赏樱花,
就是假装在日本:)
……
一到假期,到哪儿都是人人人人人人……
能不能有不一样的选择?
▲ 🌸 和 😃😑😶🙄😄😐😶🙄😅😑😶🙄😶🙄
如果你也这样想,
不如趁着清明节
——这个跟「死亡」脱不了干系的节日,
加入我们这场「墓地旅行」实验?
此刻,你脑子里大概有 1000 个问号
像草泥马一样奔腾而过:
墓地旅行个什么鬼?
好不容易扫完墓,我干嘛还跑去墓地?
墓地旅行有什么好玩的?
这么搞,有什么意义吗?
……
👇
往下看,你就 get 到!
去墓地「旅行」是怎样一种体验?
🚌
旅行第一站
墓地「求生」
在很多人看来,墓地是多少有些晦气的存在。平白无故地,很少有谁会想跟墓地沾上关系。
但如果你多想一步,你很可能发现自己认知里的盲区:
为什么我们会对墓地形成这样的刻板印象?
这些刻板印象是真实的吗?
这背后意味着什么?
……
而且,换个角度看墓地,它们其实是人生故事的富矿。
重新打量那些静静伫立的墓碑,猜想那些生命中的起起落落,感受那些与你相似又不同的喜怒哀乐……那些墓碑并非冰冷的存在,它们的背后,都曾经鲜活的生命。
我们还可以来个脑洞接龙:选择一块有缘分的碑,围绕它,一人构思一句「人生剧情」,看故事会不会从「喜剧片」、「家庭片」发展到「悬疑片」,甚至「科幻片」……
在这场接龙里,你永远都猜不到故事怎么结尾:)
现实版的墓地「求生」,或许能让你在游戏化的体验中,找到真正的生命感。
🍔
午饭
死亡野餐
午餐时间,我们找好了一块阳光正好的大草坪,准备好了音乐,也备好了蛋糕、咖啡和茶,想和你来一顿「死亡野餐」。
「死亡野餐」是「死亡咖啡馆」的变式(戳这里看我们过去对死亡咖啡馆的报道)。
它是一场关于「死亡」的聊天,缘起于 2011 年的伦敦,此后迅速在全球蔓延。它不恐怖、不禁忌,伴着音乐、暖茶、咖啡、点心,人们意外发现,原来「死亡」和「爱情」、「青春」一样,平常且有力量。
▲在爱尔兰,还有人在猫咪咖啡馆举办死亡咖啡
想和你晒着太阳吹吹风 ,边吃边聊。那些关于生死的莫名恐惧,那些不知如何言说的复杂情感,给它们一个机会,让它们自然流淌。
🌡️
下一站
告别实验室
死亡,其实时时刻刻都在发生:
你在今天死去的脑细胞数以万计;2018 年里有 93 天已经死去;一个没能实现的愿望、一段关系的结束、一次项目的失败……以及,那些或许已经离开人世的亲人、好友。
学会告别,是一堂无比重要、但却极少有机会学习的人生必修课。
无论你是有想说但没来得及说出口的话,还是尚未打开的心结,抑或是没能放下的过去……这次墓地旅行,可以成为一次尝试。
如果你能找到一件物品,可以象征那段你想告别的「死亡」,请带上它。
在这场阳光下的「告别礼」,你可以为它创造独一无二的告别方式:
为它哼一首告别的歌 / 做一场「追悼」分享 / 为它写一句「墓志铭」/……
告别过后,重新开始。
也许还会有这些彩蛋🐣:
人生自动贩卖机?
「遗愿」清单?
灵魂之拷问?
……
如果你有其他脑洞,
也可以在评论区里抛出来👀
到墓地「旅行」,不是对死亡失去敬畏心。
恰恰相反的是,我们想创造一个轻松的真空环境,让你也从日常生活的惯性中抽离,重新理解有限的生命,看到无限的可能性。
怎么参加这场「墓地旅行」实验?
这场「墓地旅行」实验,开放给所有人,只要你能遵守这 3 点原则:
- 为自己、为他人,一起营造一个尊重、保密的空间;
- 不打断,不评判,不把别人引向结论,产品或者行动;
- 带上一份能分享的(好吃的)食物!
活动费用:
免费(只要你能遵守上面 3 点原则)
时间:
4月6日(周五)
地点:
上海
(具体地址会通知给成功报名的小伙伴)
活动名额:
10 人
报名方式:
长按图片,扫描并识别二维码
填写报名表
墓地旅行见!
– END –
文 | 大走
编辑 | 麒麟
图 | dribble、giphy、angelview、Death Cafe